露營時與自然和諧相處,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享受自然饋贈的方式。以下是一些值得關注的小細節,助你成為大自然的友好訪客:
一、 行前準備:尊重始于規劃
研究目的地:- 了解當地規定:露營是否允許?是否需要許可證?有何特殊要求(如防火禁令、野生動物注意事項)?
- 熟悉環境:了解地形、水源、植被、野生動物種類及潛在風險(如有毒植物、惡劣天氣)。
精簡行裝:- 減少包裝: 出發前盡可能拆掉不必要的包裝,減少垃圾產生。
- 選擇環保裝備: 優先考慮可重復使用的物品(如餐具、水壺)、可生物降解的清潔用品(無磷肥皂),避免一次性用品。
打包所有垃圾袋: 準備足夠結實、防漏的垃圾袋,
包括一個專門存放廚余垃圾和油膩物品的密封袋。 計劃好把所有垃圾(包括果核、果皮)帶走的方案。
二、 營地選擇與搭建:最小化足跡
4. 使用已有營地: 優先選擇官方指定的露營地或已被頻繁使用的成熟營地,避免開辟新營地破壞植被。
5. 遵守“200英尺原則”: 如果必須在非指定區域露營(確保允許):
- 遠離水源: 營地距離湖泊、溪流至少200英尺(約60米),保護水源免受污染,也避免干擾前來飲水的野生動物。
- 避開脆弱區域: 遠離草地、野花盛開的草地、濕地、苔原等生態敏感區域。選擇耐用地面,如巖石、碎石地、沙地、干草地或已有痕跡的地面。
縮小營地范圍: 帳篷、活動區域盡量集中,減少對植被的踩踏。避免為了“好風景”而過度破壞植被開辟視野。
愛護樹木: 絕對不要在樹上釘釘子、刻字或綁繩子。 如果需要晾曬衣物,使用專門的晾衣繩或選擇低矮灌木(小心對待)。
三、 水源保護:生命之源
8. 遠離水源洗漱: 在距離水源200英尺(60米)外的地方刷牙、洗臉、洗碗。使用少量可生物降解肥皂。
9. 正確處理污水:
- 洗碗水: 濾掉食物殘渣(打包帶走),將洗碗水分散潑灑在遠離水源和營地的干燥土壤上(最好挖個貓洞掩埋)。
- 洗漱水: 同樣分散潑灑在遠離水源的地方。
取水技巧: 使用干凈的容器直接從水源取水,避免污染水源。不要在水源中清洗物品。
四、 妥善處理廢棄物:帶走一切不屬于自然的東西
11. “打包帶走”是鐵律:
- 所有垃圾: 包括食品包裝、紙巾、衛生用品、煙蒂、口香糖、果核、果皮、蛋殼等。果皮果核在野外分解慢,且可能吸引動物或引入非本地物種。
- 廚余垃圾: 食物殘渣必須全部打包帶走!它們會吸引動物,改變其自然行為,甚至帶來危險。
排泄物處理:- 使用廁所: 優先使用露營地提供的廁所。
- 貓洞法: 若無廁所,在遠離水源、營地、小徑(至少200英尺/60米)的地方,挖一個深約15-20厘米(約小臂深)的“貓洞”。方便后用土完全掩埋壓實,并將廁紙打包帶走(可降解廁紙在野外分解也很慢,且不美觀)。
- 女性衛生用品: 必須全部打包帶走。
避免引入污染物: 不要在水源或土地上傾倒洗滌劑、油脂、化學藥品等。
五、 尊重野生動物:我們是客人
14. 遠觀不打擾:
- 保持距離,用望遠鏡或長焦鏡頭觀察。切勿靠近、追逐、觸摸或投喂野生動物。
- 投喂會改變動物習性,使其依賴人類食物(往往不健康),變得具有攻擊性,并傳播疾病。
妥善保管食物:- 嚴防死守: 使用防熊罐(在熊出沒地區是必須的)、懸掛食物袋(正確懸掛,遠離樹干和地面)或將食物鎖在堅固的車內(如果允許且安全)。
- 營地“零食物”: 烹飪、用餐后,將所有食物、飲料(包括調味品、飲料沖劑)、垃圾、有氣味的物品(如牙膏、化妝品、爐頭燃料)都放入防熊容器或妥善懸掛/存放。不要在帳篷內或附近存放任何食物或有氣味物品。
- 清潔炊具: 及時清潔鍋碗瓢盆,避免食物氣味殘留。
管理寵物: 如果允許帶寵物,務必全程拴好牽引繩,及時清理寵物糞便并打包帶走。防止寵物追逐或驚擾野生動物。
六、 謹慎用火:防火安全第一
17. 遵守規定: 嚴格遵守當地的防火規定和火險等級。干旱、大風天氣絕對禁止生火。
18. 使用已有火圈: 只在露營地提供的指定火圈或火盆內生火。
19. 最小化用火: 優先使用爐頭做飯,減少生火需求。生火只為必要取暖,而非娛樂。
20. 只燒小尺寸枯枝: 只收集地面上掉落的、手腕粗細以下的枯枝。絕對不要砍伐活樹或折取活樹枝! 收集枯枝的范圍要廣,避免集中在一小塊區域。
21. 徹底熄滅: 離開前或睡覺前,確保篝火完全熄滅! 用水澆滅,攪拌灰燼,直到所有余燼冰涼,手摸上去沒有一絲溫熱感為止。“澆滅、攪動、觸摸”重復多次。
22. 分散冷卻灰燼: 將完全冷卻的灰燼分散撒在遠離營地的廣闊區域。
七、 尊重其他訪客與文化遺產
23. 降低音量: 保持安靜,尤其是在清晨和夜晚。享受自然的聲音,避免喧嘩的音樂和人聲干擾他人和野生動物。
24. 避讓他人: 在小徑上行走時,遵循靠右行原則,遇到他人時友好示意。上坡者通常有優先通行權。
25. 保護歷史遺跡: 尊重歷史遺跡、文化遺址和巖石藝術。不觸摸、不刻畫、不帶走任何文物或巖石。
八、 離開時:恢復原貌
26. 徹底檢查營地: 拔營前,花時間仔細檢查整個營地范圍,確保:
- 所有垃圾(哪怕是小紙屑)都已打包帶走。
- 篝火灰燼已完全冷卻并分散處理。
- 物品無遺漏。
- “來時什么樣,走時更干凈”: 盡量恢復營地原貌,甚至撿拾一些前人遺留的垃圾。
自然復原: 如果你移動了石頭或木頭,請將它們放回原位。將被壓平的草葉盡量撫平。
核心原則: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
以上所有細節都圍繞著“無痕山林” 的七大核心原則:
事先計劃與準備
在可耐受地表行進和露營
妥善處理廢棄物
保持自然原貌
降低營火對自然的影響
尊重野生動物
考慮其他游客的感受
記住: 我們只是自然的短暫訪客。關注這些小細節,不僅能最大程度地保護脆弱的環境和野生動物,也能確保你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并讓后來的露營者享受到同樣純凈美好的自然體驗。每一次負責任的露營,都是對地球家園的一份守護。享受這份寧靜與壯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