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用甜菜和食用甜菜根)擁有悠久而迷人的歷史,其發展歷程深刻影響了全球農業、經濟和社會。讓我們沿著時間線追溯其演變:
一、 古代起源與早期利用(公元前 - 中世紀)
野生祖先: 甜菜根(
Beta vulgaris)的野生祖先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北非和西亞地區。這些野生種(如
Beta maritima,海甜菜)的葉子是可食用的。
古代地中海文明:- 古埃及: 考古證據(壁畫、文字記錄)表明,古埃及人可能種植了甜菜的一種早期形式,主要是為了獲取其葉子作為蔬菜食用。根部可能較小且木質化,食用價值不高。
- 古希臘: 古希臘人(如泰奧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4世紀)記錄了甜菜屬植物,稱其為“teutlon”或“sicula”,同樣主要食用其葉子。根部有時被用于藥用(如退燒、傷口處理)。
- 古羅馬: 羅馬人繼承了希臘人的認知,繼續種植甜菜葉作為蔬菜(類似現代的瑞士甜菜/牛皮菜)。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提到了甜菜的藥用價值。羅馬帝國時期,甜菜的種植可能傳播到更廣泛的歐洲地區。
中世紀歐洲:- 持續作為葉菜: 在中世紀歐洲,甜菜主要是作為葉用蔬菜種植和消費。根部雖然存在,但通常較小、纖維多,不是主要食物來源。
- 藥用與象征: 甜菜根在中世紀藥典中仍占有一席之地,被認為有凈化血液等功效。其深紅色的汁液有時被用作染料(雖然效果不如茜草等專業染料)或臨時性墨水。
二、 根部的崛起與糖的曙光(16世紀 - 18世紀)
根部的改良與食用化:- 大約在16世紀的德國和意大利,人們開始有意識地選育根部更大、更肉質、更少纖維的甜菜品種。這標志著食用甜菜根(也稱為菜園甜菜或紅菜頭)的真正開端。
- 這些改良后的甜菜根因其鮮艷的紅色(來自甜菜紅素)、甜味和營養(富含葉酸、錳、鉀等)逐漸在歐洲,特別是東歐和北歐地區流行起來,成為重要的蔬菜。著名的東歐菜肴“羅宋湯”的核心就是甜菜根。
糖分發現的里程碑:- 1747年: 德國化學家安德烈亞斯·馬格拉夫進行了一項開創性實驗。他分析了多種植物的含糖量,首次科學地證實了甜菜根中含有蔗糖,并且發現某些品種的含糖量(約1.6-6%)顯著高于其他植物。這一發現為甜菜糖工業奠定了科學基礎。
- 馬格拉夫的學生 - 弗朗茨·卡爾·阿爾德: 阿爾德繼承了老師的工作,致力于選育含糖量更高的甜菜品種。他通過持續的選擇性育種,成功地將甜菜根的含糖量提升到了實用水平(約5-6%),并設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實驗性的甜菜糖廠(1801年在德國庫內恩)。
三、 甜菜糖工業的誕生與崛起(19世紀)
拿破侖的推動:- 19世紀初,拿破侖戰爭期間,英國對歐洲大陸實施海上封鎖,切斷了來自加勒比海殖民地的蔗糖供應。
- 為了擺脫對進口蔗糖的依賴,拿破侖大力鼓勵和支持甜菜糖的生產。他下令在法國及其控制區建立甜菜糖廠,提供資金和土地獎勵。
- 1811年: 拿破侖頒布法令,劃撥大量土地種植甜菜,并建立了多所甜菜糖學校。這一政策極大地刺激了歐洲甜菜糖產業的第一次大發展。
技術的進步與傳播:- 榨汁、提純、結晶等制糖工藝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快速發展和改進,提高了效率和糖的產量、質量。
- 甜菜種植和制糖技術迅速從法國傳播到德國、奧地利、俄羅斯、荷蘭、比利時等歐洲國家。
短暫的挫折與復興:- 1815年拿破侖戰爭結束后,蔗糖恢復供應,價格下跌,導致許多新興的甜菜糖廠倒閉。
- 然而,甜菜糖技術并未消失。持續的品種改良(含糖量不斷提高)和工藝優化(成本降低)使得甜菜糖在19世紀中后期重新具備了競爭力。特別是在歐洲大陸內部,甜菜糖產業逐漸穩固并擴張。
四、 現代甜菜糖產業與全球格局(20世紀 - 21世紀)
育種革命:- 20世紀,特別是下半葉,甜菜育種取得巨大突破。通過傳統雜交育種和后來的分子生物學技術,科學家們培育出了:
- 含糖量極高的品種(現代糖用甜菜含糖量普遍在16%-20%以上)。
- 抗病、抗蟲、抗逆(耐旱、耐寒)能力強的品種。
- 單胚種(便于機械化精量播種)替代了傳統的多胚種。
- 特定性狀的品種(如更易于機械化收獲的根型)。
機械化與規模化:- 甜菜的種植(播種、間苗、除草、施肥)、收獲(切頂、挖根、清理)和運輸過程實現了高度機械化,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
- 糖廠規模不斷擴大,生產高度自動化和連續化。
全球生產格局:- 主要產區:
- 歐盟(法國、德國、波蘭、荷蘭、英國等)是全球最大的甜菜糖生產地。
- 俄羅斯和烏克蘭(沖突前)是重要產區。
- 美國(主要在北部平原和西部各州)。
- 土耳其。
- 中國(主要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等地)。
- 其他還有埃及、摩洛哥、日本等。
- 全球糖供應: 甜菜糖與甘蔗糖共同構成全球食糖供應的兩大來源。甜菜糖約占全球食糖產量的約20%(甘蔗糖占約80%)。在溫帶地區,甜菜糖是主要的本地化糖源。
食用甜菜根的多樣化:- 除了傳統的深紅色食用甜菜根,還培育出了金黃色、白色、條紋(如Chioggia) 等色彩繽紛的品種,豐富了餐桌。
- 食用甜菜根因其營養價值(抗氧化劑、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獨特風味,在現代健康飲食中越來越受歡迎,以新鮮、腌制、榨汁、烘干等多種形式消費。
總結
甜菜根的歷史是一部從默默無聞的野菜到改變世界糖業格局的作物進化史:
- 古代: 作為葉菜和藥用植物,根部被忽視。
- 16-18世紀: 根部被改良為食用蔬菜;馬格拉夫和阿爾德發現并證實其含糖量,開創甜菜制糖可能。
- 19世紀初: 拿破侖政策推動下,甜菜糖工業誕生并經歷早期興衰。
- 19世紀中后期至今: 依靠持續的育種和工藝革新,甜菜糖產業在歐洲等溫帶地區穩固發展,成為全球食糖供應的重要支柱。同時,食用甜菜根作為營養豐富的蔬菜,也在全球飲食文化中占據一席之地。
從地中海荒野的綠葉到驅動龐大產業的糖料作物和餐桌上的健康美味,甜菜根的發展歷程充分展示了人類智慧如何通過科學發現、技術革新和農業實踐,深刻地塑造和利用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