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規則:臺風命名的國際體系
管理機構: 世界氣象組織(WMO)下屬的臺風委員會(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沿岸的14個國家和地區組成)負責制定和管理該區域的臺風命名表。
命名表構成:- 目前使用的是一個包含 140個名字 的循環命名表。
- 這些名字由臺風委員會的14個成員(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老撾、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越南)各提供 10個名字 組成。
- 名字通常具有 文化特色、美好寓意、易于發音和記憶 的特點,例如動物、植物、星座、神話人物、地名、自然現象等。
- 名字按提供成員的英文名稱首字母 順序排列,依次循環使用。
命名流程:- 當熱帶氣旋在西北太平洋或南海生成,且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 8級(約63km/h) 時,位于日本東京的區域專業氣象中心(RSMC Tokyo)就會根據命名表順序,賦予其一個名字。
- 例如,如果上一個臺風叫“悟空”,那么下一個可能就叫“玉兔”(假設按順序輪到中國提供的名字)。
風暴“被改名”的真正原因:除名機制
這才是臺風“改名”故事的核心。“改名”通常是指一個臺風名字被從官方命名表中永久移除(除名),不再循環使用。 主要原因有:
造成特別嚴重的災害和生命財產損失: 這是最常見的原因。當一個臺風造成了極其巨大的破壞、大量人員傷亡和社會經濟影響時,為了表示對受災地區人民的尊重,避免在未來的氣象報告和災害回顧中引起痛苦回憶和混淆,該臺風的名字會被提請除名。
- 經典案例:
- 海燕(2013年): 在菲律賓造成毀滅性破壞,死亡人數超過6000人。被除名,由“白鹿”替代。
- 莫拉克(2009年): 給中國臺灣和大陸帶來特大暴雨和泥石流,造成巨大損失。被除名,由“艾莎尼”替代。
- 桑美(2006年): 在中國東部沿海造成嚴重破壞。被除名,由“山神”替代。
- 天鴿(2017年): 重創中國澳門、香港和廣東。被除名,由“鴛鴦”替代。
- 山竹(2018年): 襲擊菲律賓和中國華南,造成巨大損失。被除名,由“山陀兒”(一種水果)替代。
- 利奇馬(2019年): 在中國東部沿海造成嚴重災害。被除名,由“竹節草”替代。
- 玉兔(2018年): 雖然主要影響在海上,但強度極強(超強臺風),對塞班島等地造成嚴重破壞。被除名,由“銀杏”替代。
名稱本身引起歧義或混淆:- 發音或含義問題: 如果某個名字在某個成員的語言中發音困難,或者有負面、不雅的含義(尤其是在受災地區),也可能被提請除名。
- 案例:
- 翰文(2001年): 由韓國提供。這個名字在韓語中發音類似“Hanuman”(印度神話中的猴神),但更主要的是,它在菲律賓某些方言中有“排泄物”的意思。在造成一定災害后,被除名,由“紅霞”替代。
- 清松(Sonamu,2013年): 由朝鮮提供。這個名字在馬來語中發音類似“Tsunami”(海嘯),引起了不必要的恐慌。盡管強度不大,也被除名,由“云雀”替代。
其他特殊原因: 非常罕見,例如名字本身可能涉及政治敏感問題等。
“改名”背后的故事與意義
對災難的銘記與警示: 除名機制是對重大自然災害的一種歷史性標記。被除名的臺風名字本身就成為了一場災難的代名詞(如“海燕”、“莫拉克”),提醒人們自然災害的破壞力,促進防災減災意識的提高。
人道關懷與文化尊重: 這是除名機制的核心精神。避免在未來的氣象報告中反復使用給特定地區帶來深重災難的名字,體現了對受災民眾情感和記憶的尊重。替換掉有負面含義的名字也體現了對不同文化的尊重。
國際協作的體現: 臺風命名和除名是國際氣象合作的重要成果。由14個成員共同參與制定規則、提供名字、審議除名提議(通常在臺風委員會年會上討論決定),體現了共同應對自然災害的協作精神。
新名字的誕生: 當一個名字被除名后,提供該名字的原成員有權提出一個新的名字來替代它,并提交臺風委員會批準。新名字同樣需要符合命名規則(美好寓意、文化特色等)。這保證了命名表的持續更新和活力。
- 例如: 中國的“龍王”(造成嚴重災害被除名)由“海葵”替代;“海燕”由“白鹿”替代;“玉兔”由“銀杏”替代。
名字背后的文化圖景: 140個名字構成了一幅多彩的文化畫卷。中國的名字多來自神話傳說(悟空、電母、海神)、動物(海燕、杜鵑、白鹿)和植物(海棠、銀杏);日本多使用星座(天琴、摩羯、北冕);東南亞國家常用水果(山竹、山陀兒)、花卉(茉莉、玫瑰)等。了解這些名字的來源,能增進對環太平洋不同文化的理解。
總結
臺風“被改名”的本質是除名,是國際社會對造成極端災害或存在嚴重問題的臺風名字進行的一種永久性移除操作。它背后的規則是 WMO臺風委員會制定的國際協作命名體系,而故事則充滿了對災難的警示、對人道主義的關懷、對多元文化的尊重以及國際合作的努力。每一個被除名的名字背后,都記錄著一場驚心動魄的自然災害和人類與之抗爭的歷史;每一個新補充的名字,都寄托著人們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
所以,下次再聽到臺風的名字,除了關注它的路徑和強度,不妨也了解一下這個名字背后的故事——它可能承載著一個國家的文化特色,或者,它可能是一個曾經帶來巨大傷痛、如今已被“封存”在歷史中的警示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