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本質上是一種“海市蜃樓”的親戚: 綠閃最核心的形成原因是大氣折射和色散,這與海市蜃樓的原理密切相關。
它極其短暫,但有人見過“超長待機版”: 我們通常說的綠閃,是指太陽上邊緣消失瞬間那一抹鮮艷的綠色或藍綠色閃光,持續時間通常只有1-3秒,非常考驗眼力和時機。然而,在特定的大氣條件下(如逆溫層很強,形成“管道”或“階梯”狀的大氣結構),太陽的整個圓盤在落下時可能被“壓扁”并分離成不同顏色的條帶。這時,綠色的條帶可以持續數秒甚至更長時間! 有記錄的“長綠閃”甚至持續過38分鐘!
凡爾納讓它“出圈”并賦予浪漫色彩: 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在他的小說《綠光》中,將綠閃描述為一種神奇的現象,聲稱看到它的人“心靈會得到凈化”,能看清自己和別人的感情。小說中,女主角執著地追逐綠閃,希望借此看清自己的真愛。這本書讓綠閃現象廣為人知,并蒙上了一層浪漫、神秘甚至具有魔力的色彩。
它不只是“綠色”,還有更罕見的“藍色”和“紅色”:
它曾是航海家的“天氣預報員”: 經驗豐富的航海家和水手們知道,要清晰地看到綠閃,需要非常干凈、穩定的大氣條件(地平線附近無云、無霧、無霾、無湍流)。因此,成功觀測到綠閃,往往預示著接下來一段時間(通常是24小時)會有好天氣。這成為了一個實用的民間氣象觀測指標。
“看到綠閃交好運”的民間傳說: 在許多沿海文化中,尤其是在看過凡爾納小說之后,流傳著“看到綠閃會帶來好運”或“能實現愿望”的說法。這為追逐這一自然奇觀增添了額外的樂趣和期待感。
觀測門檻低,但耐心要求高: 你不需要昂貴的望遠鏡或專業設備去觀測綠閃!只需要:
攝影師的“圣杯”之一: 捕捉到清晰、鮮艷的綠閃照片是許多風光和天文攝影師的夢想目標之一。這需要精確的時機、合適的設備(長焦鏡頭)、穩定的支撐(三腳架)以及最重要的——運氣(遇到完美的大氣條件)。
它證明了地球大氣層是個“巨型透鏡”: 綠閃現象生動地展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氣層并非透明無物,而是一個動態的、具有復雜光學特性的介質。它像一個巨大的、不均勻的透鏡和棱鏡,不斷地扭曲、彎曲和分解著來自太陽的光線,在特定條件下為我們上演這場短暫而精彩的“光之魔術”。
為什么說這些小知識會“改觀”?
所以,綠閃不再僅僅是教科書上一個簡單的名詞解釋,它是大氣光學的一場微型奇跡,是科學與傳說交織的浪漫符號,是考驗耐心與運氣的自然挑戰,也是攝影師和觀天者心中的一抹珍貴亮色。下次日落時,如果條件允許,不妨多停留幾分鐘,專注地望向地平線——也許,你就能幸運地捕捉到那轉瞬即逝的“綠色魅影”,并親身體驗到它的神奇之處!你見過綠閃嗎?或者有沒有計劃去追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