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深入了解埃塞俄比亞的英吉拉飲食習慣,這是一個以發酵酸餅為核心,搭配豐富醬料(沃特) 構成的獨特而完整的傳統飲食體系。
核心概念:英吉拉不只是食物,是文化載體和社交中心
在埃塞俄比亞和厄立特里亞,英吉拉遠不止是一種主食,它是:
- 日常基礎: 一日三餐的絕對主角。
- 社交紐帶: 傳統上,人們圍坐在一個低矮的圓桌(Mesob)旁,共享鋪在英吉拉上的菜肴,用手撕取英吉拉裹著醬料一起吃,體現了分享與團結。
- 文化象征: 是埃塞俄比亞民族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出現在各種儀式、節日和慶典中。
- 實用餐具: 英吉拉本身也充當了“盤子”和“勺子”的角色。
1. 英吉拉:獨特的發酵酸餅
- 原料:
- 主要: 苔麩 是最傳統、最受推崇的原料。這是一種埃塞俄比亞高原特有的、顆粒極小的無麩質谷物,富含鐵質和礦物質。其面粉顏色較深(灰褐色),制成的英吉拉帶有獨特的微甜和泥土氣息。
- 其他: 由于成本和可獲得性,也常用大麥、小麥、玉米或小米粉,或與苔麩粉混合。純苔麩英吉拉通常更受珍視。
- 制作過程(關鍵在發酵):
- 混合: 將面粉與水混合成稀面糊。
- 發酵: 這是最核心、最獨特的步驟。面糊被放置在溫暖處(通常20-30℃)發酵2-3天甚至更久。
- 發酵劑: 傳統上使用一種叫“Ersho”的發酵劑。Ersho是上一次制作英吉拉時留下的少量發酵液面糊(類似老面/酸面團),富含天然酵母菌和乳酸菌。有時也會加入少量水或酒(如Tella)來啟動發酵。
- 微生物作用: 發酵過程中,乳酸菌產生乳酸(帶來標志性的酸味),酵母菌產生二氧化碳(帶來氣泡和蓬松的海綿結構)。
- 調整與二次發酵: 發酵好的面糊(稱為“Absit”)可能加入水或新面粉調整稠度,再靜置短時間(幾小時)。
- 烘烤: 將稀面糊倒在一種叫做“Mitad”的圓形大陶土板或現代電烤盤上,像煎薄餅一樣攤開成一個大圓餅(直徑可達50cm以上)。不翻面,單面烘烤至熟。表面布滿氣泡孔洞,底面相對光滑。
- 特點:
- 質地: 柔軟、有彈性、海綿狀,布滿細密的氣孔,能很好地吸收醬汁。
- 味道: 標志性的微酸味(發酵程度決定酸度強弱),伴隨谷物的自然風味(苔麩版有獨特風味)。
- 外觀: 薄餅狀,顏色從淺灰褐(苔麩比例高)到白色(其他谷物為主)不等。表面多孔。
- 無麩質: 苔麩本身不含麩質,純苔麩英吉拉是天然無麩質食品(但需注意制作環境是否混入含麩質谷物)。
- 食用方式: 整張英吉拉鋪在盤子或Mesob上,醬料堆放在上面。用餐者用手撕下一小塊英吉拉(大小剛好一口),用它去裹取、舀取醬料送入口中。
2. 沃特:與英吉拉共舞的豐富醬料世界
“沃特”是埃塞俄比亞對各種燉菜、醬料的總稱。它們構成了英吉拉餐桌上色彩、風味和營養的核心。沃特通常濃稠,味道濃郁,專門設計用來被英吉拉吸收和包裹。
- 基礎調味:
- 妮特卡·庫貝: 這是埃塞俄比亞烹飪的靈魂。一種澄清的黃油,在低溫下用大蒜、姜、姜黃、小豆蔻、肉桂、丁香、羅勒等多種香料長時間燉煮而成。它賦予沃特深邃的香氣和獨特風味。素食者會用植物油代替。
- 柏柏爾: 埃塞俄比亞辣椒粉。它提供核心的辣味和鮮艷的紅色(尤其對紅沃特)。辣度可調。
- 洋蔥: 大量使用,切碎或打成泥,作為醬料的基底,長時間燉煮至融化,帶來甜味和濃稠度。
- 大蒜 & 姜: 不可或缺的芳香基底。
- 主要沃特類型:
- 紅沃特:
- 特點: 顏色深紅,通常最辣(辣度取決于柏柏爾的用量和種類)。
- 代表:
- Doro Wot: 國菜。用妮特卡·庫貝、大量洋蔥、柏柏爾和香料(Berbere - 一種混合了柏柏爾和其他香料的調味粉)長時間燉煮雞肉和煮雞蛋。風味濃郁復雜,常在特殊場合享用。
- Key Wot: 牛肉紅燉,類似Doro Wot但用牛肉塊。
- Misir Wot: 紅扁豆燉,非常常見且重要的素食選擇,用紅扁豆、柏柏爾、洋蔥和香料燉煮至軟爛。
- 黃沃特:
- 特點: 顏色金黃或橘黃,通常溫和或微辣。主要使用姜黃粉和少量或不加柏柏爾。
- 代表:
- Alicha Wot / Alicha: 泛指各種溫和的黃/綠燉菜。可以是蔬菜(如胡蘿卜、土豆、卷心菜)或肉類(牛肉、雞肉)。用姜黃、姜、蒜調味,妮特卡·庫貝增香。
- Kik Alicha: 溫和的黃扁豆燉。
- 綠沃特:
- 特點: 顏色來自新鮮香草(如羅勒)或綠葉蔬菜。辣度不一。
- 代表:
- Gomen Wot: 燉羽衣甘藍或卷心菜。
- Fosolia: 燉青豆和胡蘿卜。
- 其他常見配菜/小菜:
- Tibs: 炒肉(牛肉、羊肉、雞肉),洋蔥、辣椒、香料快炒,通常不過于軟爛。有干炒和帶汁版本。
- Kitfo: 用妮特卡·庫貝和香料(Mitmita - 一種更辣的辣椒粉)輕微腌制或加熱的生/半生碎牛肉(類似韃靼牛肉)。非常獨特且受喜愛(需注意食品安全)。
- 蔬菜沙拉: 簡單的番茄、洋蔥、辣椒等切碎,加檸檬汁或醋調味。
- Ayib: 新鮮、溫和的鄉村奶酪,口感像乳清干酪或菲達奶酪,常作為辣味沃特的清涼搭配。
- Azifa: 煮扁豆沙拉,用芥末、檸檬汁和香料調味。
3. 完整的英吉拉餐體驗
- 擺盤: 一張或多張英吉拉鋪滿大盤子或Mesob的底部。
- 中心: 各種沃特(通常2-4種)堆放在英吉拉中央。常見組合包括一種肉類沃特(如Doro Wot或Key Wot/Tibs)、一種豆類沃特(如Misir Wot或Kik Alicha)、一種蔬菜沃特(如Gomen或Fosolia/Alicha)。
- 點綴: 沃特周圍擺放配菜:Ayib、蔬菜沙拉、煮雞蛋(尤其在Doro Wot中)。
- 食用: 用手撕取英吉拉,包裹或舀取所需的醬料和配菜一同食用。不同醬料的風味在口中與英吉拉的酸味融合。
- 分量: 英吉拉本身分量很大,足以支撐醬料并讓用餐者吃飽。
4. 特殊飲食與文化
- 素食/純素食: 埃塞俄比亞正教基督徒每年有超過180天的齋戒日(包括每周三、周五),期間嚴格禁止食用任何動物產品(肉、蛋、奶)。因此,埃塞俄比亞擁有極其豐富多樣的素食沃特(Misir Wot, Kik Alicha, Shiro Wot, Atkilt Wot, Gomen Wot, Fosolia, Azifa等),使用植物油而非妮特卡·庫貝。這使得埃塞俄比亞飲食成為世界上對素食者最友好的傳統飲食之一。
- 宗教節日: 特定節日有傳統菜肴,如復活節會吃大量的Doro Wot和Kitfo(齋戒結束后的慶祝)。
總結:
埃塞俄比亞的英吉拉飲食習慣是一個以發酵苔麩酸餅為基石,以香料豐富、風味多樣的沃特(燉菜/醬料) 為靈魂的完整體系。它不僅僅是食物,更是文化認同、社交互動和宗教生活的核心體現。其獨特的酸味、海綿質地、豐富的醬料選擇(尤其是對素食者的友好性)以及用手分享的用餐方式,構成了一個令人難忘、風味獨特且營養豐富的飲食傳統。理解英吉拉,就是理解埃塞俄比亞文化的重要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