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植物學角度詳細解析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形態特征,重點關注其葉片和根莖(實際是根)的獨特之處:
一、 植物學分類與整體形態
- 科屬: 傘形科 (Apiaceae/Umbelliferae), 當歸屬 (Angelica)
- 生活型: 多年生草本植物。
- 株高: 通常0.4-1米高。
- 莖: 直立,圓柱形,表面有縱直溝紋(棱槽),通常帶紫色或紫綠色,中空,上部多分枝。莖表面光滑無毛或近無毛。
二、 葉片的獨特形態特征
當歸的葉片是其傘形科特征的典型代表,但也具有當歸屬的細節特點:
葉序: 互生。
葉型: 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狀復葉。這是當歸葉片最核心、最顯著的特征。
- “羽狀復葉”: 指整個葉片由排列在總葉軸兩側的小葉組成,像羽毛狀。
- “三出式”: 指在每一級的羽片分枝上,通常由3片小葉組成(有時最基部一對羽片可能由5片小葉組成)。
- “二至三回”: 指這種三出式羽狀分裂的層次。第一回(最基部)的葉軸(一級葉軸)上分出3-5個羽片(二級葉軸);每個二級葉軸上再分出3片小葉(三級葉軸)或再次進行三出分裂(即三回)。最終的小葉(末回裂片)通常是3裂。
小葉形態:- 末回裂片(最終的小葉片): 卵形或卵狀披針形。
- 葉緣: 有 不規則的尖銳鋸齒 或重鋸齒(齒端常有小尖頭),有時裂片基部也可能有1-3個深裂。葉緣不平滑是其顯著特點。
- 葉尖: 漸尖或急尖。
- 葉基: 通常楔形或截形。
- 葉脈: 網狀脈明顯。
- 葉面: 葉片兩面通常光滑無毛,有時葉脈上或背面有稀疏的短柔毛。綠色,背面顏色可能稍淺。
葉柄: 長,基部顯著
膨大成鞘狀,且
抱莖。這是傘形科植物的一個普遍特征,但在當歸上非常明顯。葉鞘通常呈管狀或囊狀,包裹著莖稈的上部。
葉片大小: 基生葉和莖下部葉較大,葉柄長可達20厘米;隨著位置升高,葉片逐漸變小簡化,葉柄也變短,最上部的葉有時簡化成僅有膨大的葉鞘。
葉片質地: 紙質或薄紙質。
葉片獨特之處總結:
- 復雜的三出式羽狀復葉結構(二至三回),形成非常精細的裂片。
- 末回裂片邊緣具尖銳鋸齒或重鋸齒,輪廓不光滑。
- 顯著的膨大抱莖葉鞘,包裹莖稈上部。
- 葉片大小從基部到頂部呈現明顯梯度變化。
三、 “根莖”的獨特形態特征(實際為根)
需要明確一個重要的植物學術語:當歸主要的藥用部位和形態上顯著的部分其實是肉質的主根和側根(貯藏根),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地下莖(根莖)。但在中藥材描述中常習慣稱為“根莖”或“歸身”。從嚴格的植物學角度,我們應稱之為根。
根系類型: 具有發達的
肉質圓錐狀或圓柱狀主根,并生有
多條肉質側根。這是其最重要的藥用部位和形態特征。
根頭部(歸頭): 主根頂端(接近地面處)膨大,形成短而粗的“根頭”。這是殘留的地上莖基部和芽的著生部位。
- 殘留物: 根頭上密布 環狀隆起的葉柄殘基(由往年枯萎脫落的葉子葉鞘形成)和 休眠芽(用于次年萌發)。這些密集的環狀葉痕是識別當歸根頭部的重要標志。
- 形態: 根頭通常粗短,有時稍扭曲。
主根(歸身):- 形態: 主根發達,呈 圓錐形(較粗短)或 圓柱形(栽培品有時較長),常有數個分枝(即較粗的側根)。下部漸細,末端常分叉成幾條細長的支根(歸尾)。
- 表面: 表皮 黃棕色至棕褐色,有 密集的環狀皺紋(橫向隆起的皮孔和收縮痕)和 縱皺紋(縱向溝紋)。這些皺紋是其干燥后表面的典型特征。
- 質地: 肉質肥厚,富含水分和養分。干燥后質地變得柔韌(俗稱“油性”足)。
側根與支根(歸尾): 主根上常分出數條較粗的側根,這些側根末端又常分出多條細長的支根(即歸尾)。
內部結構(橫切面):- 皮層: 較寬厚。
- 形成層環: 明顯,呈棕色環狀。
- 木質部: 導管呈放射狀排列(射線),顏色較淺(黃白色)。靠近形成層的部分顏色較深(棕色),稱為“油室”或“油點”區域,是分泌道所在,含有揮發油等活性成分,是當歸香氣和藥效的重要來源。“菊花心” 或 “朱砂點” 是描述其橫切面上棕色油點(油室)與淺色木質部相間形成的放射狀紋理的常用術語。
氣味: 新鮮或干燥的當歸根具有
濃郁、特異、持久的香氣(主要來自揮發油),味微甜而后苦辛。
顏色: 新鮮根斷面黃白色,干燥后斷面黃棕色或棕褐色,油室處顏色更深。
“根莖”(根)獨特之處總結:
- 發達的肉質主根和側根(貯藏根),而非真正的地下莖。
- 根頭部密布環狀葉柄殘基和休眠芽,形成顯著特征。
- 表面具密集環紋(橫向皺紋)和縱皺紋。
- 橫切面具有特征性的“菊花心”或“朱砂點”(棕色油點放射狀排列)。
- 具有濃郁特異的香氣(來自根內油室/分泌道)。
- “歸頭”、“歸身”、“歸尾”的劃分 基于根的不同部位形態(根頭部、主根、支根)。
四、 其他特征(簡要提及)
- 花: 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傘輻數目較多。花小,白色,花瓣5枚,頂端內卷。花期通常在6-7月。
- 果: 雙懸果,橢圓形至卵形,扁平,背腹壓扁,分果背棱隆起,側棱具寬翅。成熟時易分離成兩個分果。果期通常在7-9月。
總結
從植物學角度看,當歸的形態特征完美體現了其傘形科、當歸屬的身份:
- 葉片: 通過其 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狀復葉、尖銳鋸齒邊緣 和 顯著膨大抱莖的葉鞘 彰顯傘形科共性中的獨特性。
- 根(常被誤稱為“根莖”): 其 肉質圓錐狀/圓柱狀主根、密布環痕的根頭、表面的密集皺紋 以及橫切面上標志性的 “菊花心”/“朱砂點” 和 濃郁香氣,是識別當歸藥材和植株地下部分的最核心、最獨特的形態特征。這些特征與其藥用價值(特別是根部)緊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