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原則:增強整體性、減少附加荷載、避免脆性破壞、保證逃生通道
嚴禁拆改承重結構(重中之重!):
- 絕對禁止: 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拆除或破壞承重墻、剪力墻、承重柱、梁、樓板等主要結構構件。它們是房屋抵抗地震力的“骨架”。
- 謹慎對待非承重墻: 非承重墻(隔墻)雖然不直接承受垂直荷載,但在地震中能提供一定的抗側力剛度,并約束主體結構。如需拆除或開洞,務必咨詢專業結構工程師,評估影響并采取加固措施(如增加構造柱、圈梁)。避免大面積拆除或開大洞。
- 開洞位置: 如需在墻上開門窗洞口,避免開在墻角、梁柱節點等應力集中區域。洞口邊緣應加固。
吊頂設計要輕巧、牢固:
- 選擇輕質材料: 優先選用輕鋼龍骨、石膏板、礦棉板等輕質材料。避免使用厚重的混凝土板、大型石材等。
- 簡化造型: 復雜的多層吊頂、大型燈槽會增加重量和墜落風險。盡量簡化設計。
- 確保牢固連接: 吊頂龍骨必須與主體結構(樓板、梁)可靠連接,使用符合抗震要求的膨脹螺栓或化學錨栓。連接點間距要足夠密。石膏板等面層也要牢固固定在龍骨上。
- 燈具安裝: 大型吊燈、水晶燈等必須使用專用抗震吊桿或支架,確保直接錨固在結構樓板上,不能僅掛在吊頂龍骨上。小型筒燈、射燈也要固定牢靠。
墻面裝飾要安全可靠:
- 重物固定: 大型裝飾畫、鏡子、電視等重物上墻時,必須使用足夠強度和數量的專用膨脹螺栓或化學錨栓,確保錨固在結構墻體內(如混凝土墻、實心磚墻),不能只錨固在抹灰層或輕質隔墻內。使用符合抗震等級的電視掛架。
- 石材、瓷磚鋪貼: 大面積石材、瓷磚上墻(尤其是濕貼法)有脫落風險。優先考慮干掛工藝(使用金屬掛件),或采用粘結力更強的薄貼法,并確保基層牢固。在關鍵區域(如床頭、沙發上方)慎用大面積硬質飾面。
- 避免“頭重腳輕”: 高大家具(如頂天立地柜)上方墻面避免懸掛過重物品。
水電管線改造要規范:
- 開槽規范: 墻面、地面開槽埋管時,嚴禁橫向大面積開長槽,尤其禁止在承重墻、剪力墻上橫向開槽。應豎向開槽,或沿地面、頂面敷設。開槽深度不宜過深破壞結構。
- 管線固定: 所有管線(水管、電線管、燃氣管)必須用管卡牢固固定在結構上,避免地震時晃動、脫落、拉斷。穿越墻體或樓板時,空隙要用柔性防火材料填充。
- 柔性連接: 水管(特別是PPR管)與固定設備(熱水器、水槽、馬桶)連接處,以及穿越結構變形縫處,應預留一定長度或使用柔性連接軟管,防止拉裂。
- 燃氣安全: 燃氣管道改造必須由專業燃氣公司進行,確保絕對安全可靠。
家具選擇和固定:
- 固定高大家具: 所有高度超過1.2米(或遵循當地規范)的柜子(書柜、衣柜、櫥柜高柜)、冰箱、酒柜等,必須使用L型或U型抗震連接件(如角碼、連接帶)牢固地固定在墻體結構上。不能只靠自身穩定性。
- 避免頂部重物: 高大家具頂部不要堆放重物(如行李箱、書籍箱)。
- 選擇穩固家具: 優先選擇重心低、底座穩固的家具。避免使用過高、過窄、易傾倒的家具。
- 兒童房安全: 尤其注意固定兒童房內的衣柜、書架等。
門窗相關:
- 推拉門優勢: 在地震晃動中,推拉門(軌道門)比平開門更不易變形卡死,有利于逃生和救援。
- 窗戶安全: 確保窗戶玻璃安裝牢固。考慮在關鍵窗戶(如大落地窗、臥室窗)上貼建筑防爆膜,即使玻璃碎裂也能粘連成整體,減少飛濺傷害。
安全通道與空間規劃:
- 保持通道暢通: 裝修時規劃好逃生路線,確保從臥室到戶門的主要通道(走廊、門廳)寬敞、無阻礙物(如大型家具、雜物堆)。避免在逃生路徑上設置門檻或高差。
- “安全三角區”預留: 了解“生命三角區”概念(如堅固家具旁、承重墻角落),在空間布局時避免在這些區域放置大型易倒家具或懸掛重物。
設備固定:
- 熱水器: 儲水式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必須使用專用支架(或膨脹螺栓)牢固安裝在承重墻體上,并確保安裝符合規范。太陽能熱水器水箱的固定更要特別重視。
- 空調: 室外機支架必須使用符合抗震要求的膨脹螺栓固定,并定期檢查。
重要提示:
- 專業咨詢: 在進行任何可能影響結構安全的改動(拆墻、開大洞、加建)前,務必聘請有資質的結構工程師進行評估和設計,并嚴格按照方案施工。
- 施工質量: 所有抗震措施的效果都依賴于高質量的施工。選擇有經驗、負責任的施工隊伍,并做好監督。
- 遵守規范: 所有裝修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地方的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及裝修管理規定。
- 老房改造: 對于老舊房屋,裝修是進行抗震加固(如增設構造柱、圈梁、鋼拉桿、碳纖維加固等)的良好時機,應積極考慮,但必須由專業機構設計施工。
總結: 抗震裝修的核心在于尊重結構、減輕附加荷載、加固易墜物、保障通道暢通。將這些理念融入裝修的每一個細節選擇中,花費的成本和精力,在關鍵時刻可能就是保命的投資。安全無小事,裝修時多一份謹慎,居住時就多一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