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
- 實際含義: 衡量產品酸堿度的指標。pH 7 為中性,小于7為酸性,大于7為堿性。
- 對頭發/頭皮的影響:
- 健康頭皮: 頭皮的自然pH值通常在4.5 - 5.5之間,呈弱酸性。這個環境有助于維持頭皮屏障功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長。
- 洗發水pH值:
- 弱酸性 (pH ≈ 4.5 - 5.5): 被認為最接近頭皮自然環境。有助于關閉毛鱗片,使頭發看起來更光滑、有光澤,減少摩擦損傷,對敏感頭皮更溫和。適合大多數發質,尤其是染燙后、受損、干燥或敏感頭皮。
- 中性 (pH ≈ 7): 比較溫和,對頭發和頭皮刺激較小。
- 堿性 (pH > 7): 清潔力通常較強,能有效去除油脂和污垢,但會打開毛鱗片,使頭發變得毛躁、干澀、易打結,長期使用可能破壞頭皮的弱酸性環境,導致干燥、瘙癢甚至刺激油脂過度分泌。某些強效去屑或深度清潔洗發水可能偏堿性。
- 選購建議: 除非有特殊需求(如強效去油),選擇標明“弱酸性”、“pH平衡”或pH值在4.5-5.5左右的洗發水通常對頭發和頭皮更健康友好。
無硅油
- 實際含義: 指產品不含聚二甲基硅氧烷、環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等硅油類成分。
- 硅油的作用: 硅油能在頭發表面形成一層光滑的薄膜,填補毛鱗片縫隙,提供即時順滑、易梳理、抗毛躁的效果,增加光澤感。它不溶于水,需要特定的表面活性劑才能洗凈。
- “無硅油”的緣由與適用人群:
- 擔心殘留: 部分人認為硅油會堆積在頭發和頭皮上,導致頭發扁塌、油膩感加重、堵塞毛孔(雖然科學證據對此有爭議,且清潔力足夠的洗發水能洗掉)。
- 細軟扁塌發質: 硅油可能讓細軟發質顯得更貼頭皮、缺乏蓬松感。
- 油性頭皮: 擔心硅油殘留加重油膩感。
- 追求自然感/成分簡單: 部分消費者偏好避免使用合成硅油。
- 無硅油洗發水的特點:
- 優點: 洗后頭發通常更蓬松、清爽,感覺更“干凈”,不易有殘留感。適合細軟發質、油性頭皮或追求蓬松感的人。
- 缺點: 洗后頭發可能感覺更干澀、毛躁、難梳理,尤其是干性、受損或粗硬發質,需要配合護發素或發膜使用。
- 選購建議: 細軟發質、油性頭皮、追求蓬松感的人可嘗試無硅油洗發水。干性、受損、粗硬或易毛躁發質可能更適合含適量硅油的產品(或搭配含硅油的護發素)。注意,“無硅油”不等于“更健康”或“純天然”,它只是一個配方選擇。
無硫酸鹽 / 不含SLS/SLES
- 實際含義: 指產品不含月桂醇硫酸鈉、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鈉等強效表面活性劑。
- 硫酸鹽的作用與爭議:
- 優點: 清潔力極強,能產生豐富泡沫,有效去除油脂、污垢和造型產品殘留,成本低。
- 缺點:
- 潛在刺激性: 可能過度剝離頭皮和頭發上的天然油脂,導致干燥、瘙癢、刺激,尤其對敏感、干性或受損頭皮。
- 破壞頭皮屏障: 長期過度清潔可能破壞頭皮微環境。
- 使染發褪色更快: 強清潔力可能加速染發色素的流失。
- 替代表活:
- 氨基酸表活: 非常溫和,接近皮膚pH值,清潔力適中,泡沫細膩,對敏感頭皮友好。常見成分:月桂酰谷氨酸鈉、椰油酰甘氨酸鉀等。
- 甜菜堿表活: 溫和,增泡性好,常與其他表活復配降低刺激性。常見成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堿。
- 葡糖苷表活: 溫和,來源于植物糖類,對皮膚和環境友好。常見成分:癸基葡糖苷、椰油基葡糖苷。
- 無硫酸鹽洗發水的特點:
- 優點: 更溫和,減少對頭皮和頭發的刺激,適合敏感、干性頭皮,有助于維持頭皮健康環境,減緩染發褪色。
- 缺點: 泡沫可能較少或不那么綿密,清潔力相對較弱(尤其是對于重度油脂或大量造型品殘留),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或更多用量才能洗凈,價格通常較高。
- 選購建議: 敏感頭皮、干性頭皮、染燙后發質、嬰幼兒、或追求溫和清潔的人推薦選擇無硫酸鹽洗發水。油性頭皮或需要強力清潔時,含硫酸鹽的產品可能更有效,但注意頻率。
深層清潔 / 凈化
- 實際含義: 指產品配方旨在強力去除頭發和頭皮上積累的油脂、污垢、造型產品殘留、硅油殘留(如果之前使用含硅油產品)以及環境污染物。
- 實現方式: 通常含有較強效的表面活性劑(可能包含硫酸鹽)、或添加了吸附性成分(如黏土、木炭)。
- 適用情況: 適合油性頭皮、經常使用造型產品(發膠、發蠟、發油)、生活在污染嚴重地區、或感覺普通洗發水洗不干凈的人。
- 使用頻率: 不建議日常每天使用,通常每周1-2次即可,過度使用可能導致頭皮干燥、刺激。使用后務必使用護發素,因為清潔力強會使頭發干澀。
日常護理 / 溫和
- 實際含義: 配方設計適合每天或頻繁使用,清潔力適中,對頭皮和頭發刺激較小。
- 特點: 通常不含強效硫酸鹽(或含量很低),可能使用氨基酸表活等溫和清潔成分,pH值更接近頭皮環境(弱酸性)。
- 適用人群: 絕大多數健康發質和頭皮,特別是中性、干性或敏感頭皮,以及不需要強力清潔的日常情況。
天然 / 有機
- 實際含義: 強調產品中含有較高比例來源于天然植物、礦物或生物的成分(如植物提取物、植物油、精油),可能避免使用某些合成化學物質(如硅油、硫酸鹽、人工香精/色素、某些防腐劑)。 “有機”通常指這些天然成分是按照有機農業標準種植/生產的。
- 需要注意:
- 定義模糊: “天然”、“有機”在化妝品領域的法規不如食品嚴格,缺乏全球統一標準。不同品牌、不同認證機構的標準差異很大。
- 認證標志: 更可靠的是尋找權威的有機認證標志(如 USDA Organic, Ecocert, COSMOS, Natrue 等),并了解其具體認證標準(如有機成分百分比)。
- 不等于安全/有效: 天然成分也可能引起過敏或刺激(如某些精油),且產品的整體配方和功效才是關鍵。合成成分也不一定有害。
- 選購建議: 如果偏好天然理念,關注具體成分表,并尋找可靠的有機認證標志。不要僅憑“天然”二字就認為產品一定溫和或有效。
總結選購建議:
了解自己的發質和頭皮狀況: 是油性、干性、中性、敏感、還是有頭屑?頭發是細軟、粗硬、受損、還是染燙?
關注核心標識:- 頭皮敏感/干性/染燙發: 優先考慮 弱酸性(pH平衡)、無硫酸鹽、溫和/日常型。
- 油性頭皮/需要強力清潔: 可考慮含硫酸鹽或 深層清潔/凈化 型(但注意頻率),或選擇 無硅油 產品增加蓬松感。弱酸性仍然有益。
- 細軟扁塌發質: 無硅油 洗發水通常能提供更好的蓬松度。
- 粗硬毛躁發質: 含適量硅油的產品可能有助于改善梳理度和光澤感。
- 追求天然/有機: 查看具體成分和可靠認證標志。
閱讀成分表: 這是了解產品最直接的方式,看看排在前面的是什么清潔劑(表活),是否含硅油(Dimethicone, Cyclopentasiloxane等),是否含你關注或需要避免的成分。
試用與感受: 理論再好,實際體驗最重要。試用后觀察頭發是否清潔到位、頭皮是否舒適、頭發是否順滑或蓬松、是否容易打理。
不要被營銷術語完全左右: “無硅油”、“無硫酸鹽”等是特點,但并非絕對的好壞標準,關鍵看是否適合你。
通過理解這些術語背后的實際含義,你就能更自信地挑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洗發水了。